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法院新闻 ->正文

一份司法建议带来的变化

作者:  信息来源:  发布时间:2024-08-30 16:51:49  点击数:  [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]

“协会给我们规范了合同样本,现在有纠纷也都能找调解员咨询,安心又方便!”近日,一起快递加盟代理商欠款纠纷在广州空港物流产业园化解,双方企业冰释前嫌、继续合作。这是528日某航空物流行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该园成立后的首案。

 

园区纠纷从此就地解。这一变化,还得从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发出的一份“走心”建议说起。

 

去年3月,花都法院受理了涉某物流公司的快递服务合同纠纷案。此前,该公司向某供应链公司购买快递服务,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,而是通过组建微信群方式下单、付费、对账、结算。后双方终止合约,物流公司诉至法院。经审理,法院判决供应链公司应支付运费及理赔款共计2万余元及利息。

 

案子不大,却并非个例。

 

经对同类案件进行梳理分析,该院发现,物流企业通过层层加盟的方式扩大市场,存在对代理商的资质、信用、能力审查不严格,对代理资金账户缺乏监管以及合同重要条款约定不明等问题,一旦代理商资金断裂,极易引发一系列纠纷,成为航空物流业的隐患,而涉及纠纷的企业多为某空港物流协会会员企业。

 

如何实质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,促进航空物流行业健康发展?510日,花都法院走访调研后发出司法建议,建议该协会建立行业解纷平台,促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、成讼之前,并制定推广物流行业标准化合同文本,引导航空物流企业规范加盟代理行为。

 

一周后,复函就回到了法院:“针对司法建议书中提到的建议,我协会高度重视,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,与各方会商后研究成立航空物流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,制定专门计划推动空港物流企业规范资金监管账户......

 

据介绍,协会通过搭建高效、便捷的纠纷化解平台,有效减轻航空物流企业解纷成本,物流纠纷成讼率明显下降。

 

此外,协会还结合法官、法律顾问等专业意见,制定推广规范化的行业合同文本,引导企业强化合同管理,并通过定期组织普法讲座、送法“进企业”“进园区”等法治宣传活动,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法治意识。

 

以司法建议赋能社会治理,2023年以来,花都法院共向行政机关、协会、企业发送各类司法建议26份,反馈率达100%,形成有“建”有“纳”的良性互动,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。

 

来源丨人民法院报 广东高院 花都法院

网站首页| 法院概况| 新闻中心| 公示信息| 诉讼服务| 审判信息| 执行信息| 裁判文书| 互动交流

版权所有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 |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试用或建立镜像

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243号 粤ICP备18012748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