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是:首页 -> 新闻中心 -> 法院新闻 ->正文

花好月圆人团圆

作者:  信息来源:  发布时间:2024-09-30 16:52:42  点击数:  [打印此页 关闭此页]

“花好月圆”,这寓意着美好与团圆的词汇,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心中家庭和睦、生活美满的象征。中秋佳节将近,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“花好月圆”家事解纷团队,以其温情的司法力量,推动一个个家庭化解矛盾、重归于好。下面,让我们一起看看法官们如何守护万家灯火,让“花好月圆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。

 

月圆人相聚,双亲共筑成长路

三年前,李先生和杨女士在民政局协议离婚,约定儿子小明由杨女士抚养,李先生享有探望权,但没有约定具体的探望时间和方式。

 

李先生不定时探望小明,也不按约定时间将小明送回。杨女士因此多次与李先生争执,后拒绝李先生再探望小明。李先生思子心切,要求法院变更小明由其抚养。

 

“我现在经济条件变好了,孩子在我这儿也很开心,我有能力照顾好他。”李先生努力争取小明的抚养权。

 

“我反对变更。他工作忙,小明在他那儿就是自己玩自己的,我这个当妈的怎么放心?”法庭上,杨女士表达了自己的忧虑。

 

小明到底该跟谁一起生活呢?法官决定听听孩子的意见。

 

“妈妈会陪我一起做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,还会给我做好吃的,我想跟妈妈住在一起。不过,爸爸对我也很好,在爸爸家可以不用写作业,还能看电视、吃零食……”在和小明的交流中,法官意识到,孩子对父爱和母爱的双重渴望,李先生和杨女士矛盾的核心在孩子的教育问题。于是,法官将双方约到“花育户晓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开展深入谈话。

 

“我能感受到你们和孩子之间浓厚的爱,也能理解你们可以为了孩子不顾一切,不过爱也要采取正确的方式。孩子已经上学了,早日树立良好的生活、学习习惯,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……”法官肯定了双方对小明的爱,也提出了目前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,并向双方发出了《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》《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》以及《关爱未成年人提示》。

 

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帮助下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小明的抚养权归杨女士,李先生每周可以探望小明一次。李先生承诺会事先沟通探望时间,探望时会督促孩子认真学习,养成好习惯。

 

中秋将至,小明在哪里度过,生活、学习还好吗?回访中,李先生说:“我们现在关系挺好的。我以前确实太纵容孩子了,非常感谢法官及时点醒我。今年我们说好了一起过中秋,让孩子开开心心的!”

 

良言解心结,夫妻携手再向前

李女士与王先生结婚十年。近日,李女士却起诉到法院,请求判决准予双方离婚。

 

“法官,我们结婚多年感情一直很好,一起打拼事业,还有两个孩子。这婚离不得啊!”电话那头,王先生语气诚恳。

 

原来,王先生因为工作原因,经常外出应酬,对家庭的关心照料变少了,身体健康也亮起红灯。因为这些问题,双方多次产生争执,李女士一气之下起诉离婚。

 

在调解阶段,法官察觉到,李女士起诉离婚并非与王先生的感情破裂,相反,正是因为李女士在乎王先生、在乎这个家,才会和王先生产生冲突。

 

为彻底解开双方的心结,法官将双方约到山茶花工作室深入谈心。

 

“十年婚姻,实属不易。李女士一个人拉扯两个小孩长大,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,很不容易;王先生为了家庭在外奔波,甚至不顾健康在外应酬,也很辛苦。你们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、体谅对方的难处、继续相互扶持……”法官引导双方回忆夫妻感情,劝导双方维系好、经营好幸福的家庭。

 

李女士拉起了王先生的手。两人看向对方的眼神里,有着心酸和歉意,还有更多的心疼和爱意。李女士撤回了起诉,双方重归于好。

 

中秋将至,万家团圆。回访电话那头,王先生说:“我以前确实很不对,一心只忙工作,没照顾好妻子和孩子,也不理解妻子的付出。感谢法官的辅导,以后我会更珍惜身边人,好好守护家庭的团圆美满!”

 

追忆往昔情,兄弟释怀终言和

“小雨是我的亲弟弟,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我照顾的,他的遗产我是不会让步的。”秦大爷激动地说。

 

秦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,常年居住在香港,不曾想再次回到大陆却是为了和四位继兄弟姐妹对簿公堂。

 

上世纪七十年代,秦大爷的父母离婚,秦大爷和残障弟弟小雨跟随父亲生活。后父亲再婚,继母带着四个孩子来到这个家。虽然几兄妹没有血缘关系,但多年的互帮互助早已让他们如同亲兄弟姐妹。后来,秦大爷前往香港谋发展。父母去世后,每个人都取得了相应份额的遗产。

 

不久,小雨也去世了。由于小雨未婚未育,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,几兄妹为继承遗产争论不休,不得已闹上法庭。

 

“你去香港的这些年,小雨都靠我们照顾,你在香港多久才回来一次?小雨的日常生活怎么管?遗产你有份不假,我们也有份!”几兄妹互不相让。

 

原来,秦大爷和其他几兄妹各自都占有父母遗留下来两套房不完整的份额,之前各方都想把对方的份额买回来,但折腾了几年,始终没谈妥。

 

“再这么争下去,对年过古稀的几兄妹都是沉重的负担。只有实现房产归边,才能避免再生分割纠纷。”为提高案件办理效率、减轻当事人诉累,法官决定联合“花语心声”心理疏导员对几兄妹开展调解。

 

调解过程中,法官引导各方回忆往日相互帮扶的点滴,劝导其不要因为继承有限的遗产而忘了长远的情谊,并适时提出遗产处理建议。

 

最终,秦大爷和四位继兄弟姐妹达成调解协议,约定由秦大爷继承小雨名下的遗产,其余四人自愿放弃;由四位继兄弟姐妹共同继承父母名下的房产,秦大爷自愿放弃,并由四位继兄弟姐妹给予秦大爷适当经济补偿。

 

临近中秋,回访当日,秦大爷说:“几家人因为遗产的事情闹了很久,多亏法院解决了。现在年纪大了,想从香港搬回来养老,前几个月刚装修了分给我的房子,今年要在大陆和他们一起过中秋!”

 

一直以来,花都法院“花好月圆”家事审判中心秉持“以心促和、用情解纷”理念,配套“花育户晓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、山茶花工作室、“花语心声”心理疏导等机制,用心用情做好家事矛盾实质化解工作,家事案件调撤率连续三年超过65%

下一步,花都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深化“花好月圆”家事解纷品牌建设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,守护万家花好月圆,以温情司法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。

 

来源 | 花都法院花山法庭

网站首页| 法院概况| 新闻中心| 公示信息| 诉讼服务| 审判信息| 执行信息| 裁判文书| 互动交流

版权所有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法院 |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下载试用或建立镜像

粤公网安备 44011402000243号 粤ICP备18012748号-1